欢迎光临消费电子实验室!  

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

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别闹了,海创君!

2015-8-30 10:52| 发布者: cncelab| 查看: 3763| 评论: 0|原作者: 连晓东|来自: 中国电子报

摘要: 随着产能结构的进一步完善,彩电平均尺寸的增加,以及液晶产线上技术的进一步改进,中国液晶产线的持续盈利是可以期待的。普遍判断,持续盈利5年以上,产线就能收回投资,更何况,我们目前的很多液晶产线采用了OLED的 ...
      【消费电子实验室-2015/8/30】近日彩电行业上演舆论大戏:主角是海信和创维,道具是OLED,配角是众媒体尤其是自媒体。海信创维演的是对手戏,当然是竞争对手。海创君主演的这出戏,虽然博尽了眼球,但似乎有点闹腾。套用曹植的一句诗词:同室操戈,相煎何太急?!

        周一,24日,海信在上海举行“未来已来”海信显示技术发展媒体沟通会。海信开这个媒体沟通会的意思是“电视显示潮流去往何方,是领军者思考的问题”,海信作为行业领军者,认为“目前OLED电视仍有技术缺陷,不具备推广条件”,同时“在下一代显示技术布局上,海信更为看好激光影院产品的发展”。有海信官方准备的两篇公关稿为证:《海信曹建伟:ULED技术现实可行 OLED仍有技术缺陷》,《激光影院颠覆电视形态,海信两级火箭布局显示未来5年》,曹建伟是海信电视技术的研发带头人。

        第二天,25日,创维在北京举行“精彩绝伦——创维2015年国庆新品发布会”,发布带有杜比HDR技术Dolby Vision的系列产品,其中包含OLED和LED电视,但真正重点是OLED电视。创维站在“为硬件正名”的立场“炮轰”互联网企业做电视的盈利模式“别说成功,连个(成功的)影子都还没有”,顺手点评了海信“不做OLED电视”的立场,并指出ULED、QLED、GLED等“xLED”技术作为本质上的LCD技术不能与“真正代表先进显示技术的OLED”同台类比。也有创维官方发布的新闻稿为证:《创维+杜比:为硬件正名,为真正的好OLED拼了!》

        实际上,创维是“用硬件正名”——真正好的电视视听体验还得由硬件企业提供。从这一点看,海信和创维同属于硬件企业,其实是一伙的!但后来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,先是个别自媒体似乎“恰逢其时”地推出了质问海信的文章,比如恰恰于24日刊发的IT极客科技生活《海信,重要的节操卖三次!不怕日后啪啪打脸?》一文;同时,一些业内专家也对海信“反OLED说”进行了责问,其中以家电观察家刘步尘的“五问海信”一文最为有力。

        可是,问就问吧,刘步尘老师偏偏为该文附上了创维25日发布会的场景作为背景图,更惹得业界猜疑。海信似乎也在借助媒体进行反击,比如,自媒体上出现了《在中国能给电视硬件正名的,只有海信!》、《做好自己的技术善莫大焉》等文章,海信和创维之间的舆论仗就这样打响。反而创维本身“为硬件正名”的基调,精心准备的提供给互联网企业炮弹没听到多大动静。看到这儿,笔者忍不住要说:“别闹了,海创君,你们本来不该是一伙的么?”

        安排在创维全国性的OLED新品发布会前,公开批评OLED技术并力挺目前为止只有自己独家支持的ULED和激光影院技术,海信显然脱不了“别有用心”的嫌疑。当然,海信最大的问题在于“话似乎说得太满了”。被戳到的创维也不是软柿子,借助第二天的发布会扭转舆论,创维是用了些“宣传技巧”的。

        比如,创维集团中国区域营销总部执行副总经理、市场总监杨孝骏在其演讲开头讲到:“昨天海信发布会上讲了两件事情——第一件,海信发誓不做OLED;第二件,海信把ULED和OLED拉出来进行了比较。”我敢说,对在场的大多数记者而言,首先是从创维这里知道了海信对OLED的立场,再追回去看海信前一天的言论的。认知过程也是决定认知效果的一部分,对此,海信应该算是上了一课。在舆论仗这个事情上,先不论谁错谁对,谁会胜出,我们看看这场讨论的内容。

       流派一直就有,跨代技术只能有一个
       纵观彩电业的发展历史,一直都有“技术路线之争”。在CRT电视时代,球面电视技术逐步向平面直角电视技术过渡。在平板电视时代,存在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之争。在CRT电视向平板电视过渡过程中,还一度存在背投电视技术。即使在背投电视技术阵营中,还存在CRT背投电视、液晶背投电视、光显背投电视、硅晶背投电视等四种技术流派。

       进入液晶电视时代,曾经一度出现所谓的硬屏技术与AV技术、高清电视技术与非高清技术、CCFL背光技术液晶电视与LED背光技术液晶电视、超薄与非超薄液晶电视技术、节能与非节能液晶电视技术之争。在LED背光技术液晶电视阵营内部,还存在直下式RGB-LED、直下式白光LED和侧置式白光LED三种技术路线。当液晶电视进入3D时代,在3D技术上又出现了偏光和快门技术之争。再往后,随着液晶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,出现了全高清、超高清、4K、超薄、曲面等在细分功能上的技术流派等。

       但是,革命性的或者是跨“代”性的技术,一定只能存在一个。即便是已经当年同时铺开市场的液晶和等离子,最后还不是以等离子的黯然离场而告终。笔者家中还保留有索尼的特丽珑电视、松下的Vieka电视,现在也只能作为对一个时代怀念而做一声叹息。从电视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,目前真正称得上革命性、颠覆性的技术进步有三次: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,CRT电视到平板电视,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,而且第三种技术是伴随着CRT电视向平板电视的过渡中完成。

       所以说,偌大一个彩电产业,不同的技术流派是必定会存在的。对于一些小的技术分支,市场给予了多元化的空间,但对于那些革命性的或者说是跨代(generation)的技术,市场反而很不包容,往往只允许一种技术存在。从PC到手机到电视,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都有这样的特点。

       OLED是跨代技术么?仍是未知数
       那么问题来了,OLED是革命性的跨代技术么?事实上,海信和创维看上去的争吵,都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。
       从在2014年CES上推出ULED电视以来,海信就一直将ULED电视与OLED电视相比较,这说明,海信是认可OLED电视在现有显示技术中的先进性的。但是,因为OLED在大尺寸上的发展一直赶不上业界对它的期许,而以改进背光技术为主要手段的ULED技术日渐成熟,同时,激光显示、全息显示等技术也开始攻坚,所以,有不少人认为,OLED在大尺寸上的应用再不成熟,很可能会被新的技术跨越过去。所以,海信曹建伟说:“OLED在可塑性和暗场显示方面有一定优势,但最大的困扰就是良率和可靠性,尤其是对于大尺寸面板应用。此外,残影、寿命短、图像烧结(每次开机不能超过4小时)也是现阶段的技术难题,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。”于是,海信认为,激光显示才是未来。

        创维认为,OLED是一种新的科学,“xLED”本质上是LCD,没有改变夏普带来的液晶显示的本质,而有机发光二极管的OLED是自发光,是革命性的。“自发光体是一种透明有机发光物质,由无数个自发光像素组成,每个自发光像素均可独立发光、控光,使得OLED有机电视具有极致黑场表现、无穷大对比度、无毒安全、全色域、0.001ms响应速度、极广亮色视角等优势。”

       鉴于“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彩电技术比OLED更成熟,而彩电领域历来都是硬件创新带动市场和行业变革”,创维杨孝骏在25日发布会现场“立帖为证”——“三年内如果海信真不做OLED,我赔3万块”。然而,现场记者都立即觉得三万元的赌注不配“三年内海信不做OLED”这么大的赌。可见,下赌注的人多少是有点心虚的。杨孝骏会不会输了这三万元,多少得取决于LGD和它的OLED阵营能否在三年内把OLED市场做大。

       更多人认为,如果仅仅是平面(镜面)显示的形态,自发光的OLED不能给彩电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。“液晶做到80分,OLED做到90分而已”,消费者不会为增加的10分效果埋单,这样OLED就成不了跨代技术。”例如,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梁新清向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表示,“随着底板性能的改进,LCD各项指标都在提升,因此LCD的寿命还很远,近十年难以被替代。但一旦OLED在单层上能够实现发光显示,那么则能实现柔性,而柔性屏是具有革命意义的。”

       其实这点,大多数人,包括LG和三星自己,都看到了。有消息称,LGD计划在2018年拿出柔性、全高清、透明的显示屏。从这个角度,海信扬言“三年不做OLED”可能真的是经过认真考虑的。

        当然,平面的OLED也不是没有机会,3D没有太多用处,3D不也是标配了么?4K还没有内容,4K不也在全面普及么?不是跨代技术,OLED也有机会在平板领域全面开会,市场说了算。

       同室操戈,相煎何太急?!
       但凡彩电行业的派系之争,争夺的背后往往是两个掌握不同技术的国际企业,从CRT到平板时代是日本企业,这一轮则是韩国企业,说得更直白一点,就是三星和LG。从这个角度,看到两家中国公司的舆论仗可能越打越凶,笔者忍不住又想说:“别闹了,海创君,你们本来不该是一伙的么?”

       中国彩电行业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,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制造国,还成就了海信、创维、长虹、TCL、康佳等响当当的彩电品牌。而以今年上半年海思智能电视芯片向多家企业规模供货为标志,中国彩电行业终于解决了长期困扰的缺芯少屏局面。有BOE、华星、海思为支撑,加上彩电企业多年积累的研发和制造能力,中国也应该致力于站到全球技术的最前沿。

        那么问题又来了,海信正是从“产业安全”的角度呼吁采用ULED慎用OLED,岂不很正确?海信曹建伟认为:“OLED是自发光器件,不需要背光模组,一旦OLED成为市场主流,中国企业只能沦为外资品牌的分销商和搬运工。OLED电视‘屏’占了近90%的成本,所以中国品牌做的OLED整机,其实只能做剩余10%的工作,仅剩主板和底座了。”曹所说的一些细节引起了业界质疑,比如“10%”,但是意思大家都明白:一旦OLED推广,中国又不具备了对核心组件的控制力,并可能会打击中国刚刚兴起的液晶面板产业。

        那么再看看创维的观点,创维集团彩电事业部总裁刘棠枝表示:首先,尽管中国企业缺芯少屏很多年,但在过去的8~10年里,大多数彩电企业仍是盈利的,缺芯少屏问题解决后盈利能力会更好。

       其次,他更愿意把电视屏和芯片技术叫做公共资源,谁都不应该因为门第、阵营的原因拒绝领先的技术,历史经验也说明,谁想一家把持某种技术,谁就不可能成功。

        再次,OLED今天的良率和成熟度和两年前相比,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现在看来,OLED作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地位不可撼动,做OLED对面板行业跟整机行业都有好处,创维就是希望通过发布量产的高质量的大尺寸OLED电视给产业界以信号,呼吁从政府部门到面板上游企业、整机企业的国内产业链,都应该重视OLED技术的研发和生产。

        应该说,两者的观点站在不同的角度都有各自的道理。海信“贬”OLED但“挺”的是自己的ULED技术,而ULED推出两年,迄今没有看出海信和产业界共享的迹象,其激光影院也还只是独有技术,且不论它成熟与否,是否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,总不能让产业信服和追随。倒是创维这种开放的态度,是目前整个电子信息产业所应该秉持的。中国彩电行业要占领世界先进技术的制高点,就是要在世界级的高水准的技术竞技中历练自己。

       至于OLED是否会影响我们对液晶产线的投资,答案是否定的。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已经连续两年盈利,目前遇到了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,但是那是暂时的。随着产能结构的进一步完善,彩电平均尺寸的增加,以及液晶产线上技术的进一步改进,中国液晶产线的持续盈利是可以期待的。普遍判断,持续盈利5年以上,产线就能收回投资,更何况,我们目前的很多液晶产线采用了OLED的共用技术,相互之间的转化率比较高。

       消费电子实验室的毕沧起老师在其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:“量子点背后站立的是三星,OLED背后站立的是LG。技术探讨是开放的,但由互联网某品牌挑起的互撕是非常没有意义的,此风断不可长!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最重要的。述某孤陋寡闻,可曾见过微软和苹果互撕?乔布斯输了从头再来,又是一片新天地。约架的比应战的责任大,但是我觉得实无应战的必要,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去说吧,这是风骨!民族品牌要团结,我们祝愿所有的民族品牌都做大做强!”特别同意“不互撕”、“做自己”、“要团结”的立场,怀着对民族品牌做大做强的期许,借这段话结束本文。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网站介绍 广告业务 欢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法律顾问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2012消费电子实验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044号-4号

电话:13701384402 邮编:100040 邮箱:BICQ6688@QQ.COM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