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消费电子实验室!  

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

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浅谈USB传输技术

2014-7-27 23:36| 发布者: CNCELAB| 查看: 4258| 评论: 0|来自: 影音新生活

摘要: USB即Universal Serial Bus(通用串行总线)的简称,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,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,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,并扩展至摄影设备、数字电视 ...

      【消费电子实验室-2014/7/26】电脑刚问世时,外接式设备的传输接口各不相同,如打印机只能接LPT port、调制解调器只能接RS-232、鼠标键盘只能接PS/2等。繁杂的接口系统,加上必须安装驱动程序并重启才能使用的限制,都不免造成用户的困扰。

       因此,业界创造出一个统一且支持热插拔的外接式传输解决方案——USB。USB于1996年(实际在1994年年底已推出了USB V0.7,但业界习惯从USB 1.0认定它的发布)应势而出,在往后的20多年中成为人们使用电子产品时无法回避的重要传输设备。


只如初见:USB是一种标准


      USB即Universal Serial Bus(通用串行总线)的简称,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,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,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,并扩展至摄影设备、数字电视(机顶盒)、游戏机等其它相关领域。补充标准On-The-Go( OTG)使其能够用于在便携装置之间直接交换资料。

USB最初是由英特尔与微软倡导发起,1996年推出后,已成功替代串口(如EPP、LPT)和并口(如RS-232),成为当今电脑与大量智能设备的必配接口。其最大的特点是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。当设备插入时,主机枚举到此设备并加载所需的驱动程序,因此在使用上远比PCI和ISA总线方便。

       理论上USB接口可用于连接多达127个外设。因为其设计为非对称式的,由一个主机控制器和若干通过集线器设备以树形连接的设备组成,用一个4针(USB3.0标准为9针)插头作为标准插头,采用菊花链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设连接起来。并且USB采用分块带宽分配方案,若外设超过当前带宽分配或潜在的要求,则不能进入该设备,这是不会损失带宽的。

      可以连接127个外设,而且不损失带宽,再加上支持热插拔、连接灵活、独立供电等优点,USB标准一经推出,马上成为了众多外设的首选连接接口,像鼠标、键盘、打印机、扫描仪、摄像头、闪存盘、MP3机、手机、数码相机、移动硬盘、外置光软驱、USB网卡等等,而且大部分多媒体设备都把USB已经作为默认接口。凭借其便利的连接方式与较高的传输带宽,USB已经在数据传输上处于霸主地位,2007年,USB还没有广泛地应用到高传输速率的高清数字显示设备上,但如今大部分的高清视频设备都增加了USB接口,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进行高清影音数据的传输与播放。


更广泛的使用方式:USB接口分类


       其实很多人都会把USB两端的接口都笼统地叫USB接口,其实并不是这样的。USB是一种统一的传输规范,但是接口有许多种,最常见的就是咱们电脑上用的那种扁平的,这叫做A型口(Type A),还有另一头的B型(Type B)等等分类。顺带提一下公母接口,一般线上带的是公口,机器上带的是母口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插头、插座。下面,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自己手头上那些线的名字:

A型USB插头(Plug)和A型USB插座(Receptacle):

B型USB插头(Plug)和B型USB插座(Receptacle):

Mini B型USB插头(Plug)和Mini B型USB插座(Receptacle):

Micro USB 接口:

      2007年1月4日,USB-IF(USB制定委员会)颁布了Micro USB的插头标准。该标准将在许多新型智能手机和PDA上替代Mini USB。Micro USB插头的插拔寿命为10,000次,比Mini USB插头高度减半,宽度相差无几。Micro USB接口发展至今已成为移动设备广泛使用的数据和电源的接口。


关于插座和插头的兼容性,我们通过一张表格更清晰地表现:


不断追求更快的传输速度:USB技术的发展


USB 1.0

        USB 1.0是在1996年出现的,速度只有1.5Mb/s(位每秒); 1998年升级为USB 1.1(FullSpeed),速度也大大提升到12Mb/s,在部分旧设备上还能看到这种标准的接口。USB1.1是较为普遍的USB规范,其高速方式的传输速率为12Mbps,低速方式的传输速率为1.5Mbps(b是Bit的意思),b/s 一般表示位传输速度,bps 表示位传输速率,数值上相等。1MB/s(兆字节/秒)=8Mbps(兆位/秒),12Mbps=1.5MB/s。

USB2.0(HighSpeed)

       USB2.0规范是由USB1.1规范演变而来的。它的传输速率达到了480Mbps,折算为MB为60MB/s,足以满足大多数外设的速率要求。USB 2.0中的“增强主机控制器接口”(EHCI)定义了一个与USB 1.1相兼容的架构。它可以用USB 2.0的驱动程序驱动USB 1.1设备。也就是说,所有支持USB 1.1的设备都可以直接在USB 2.0的接口上使用而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,而且像USB 线、插头等等附件也都可以直接使用。

USB 3.0(SuperSpeed)

       由Intel、微软、惠普、德州仪器、NEC、ST-NXP等业界巨头组成的USB 3.0Promoter Group在2004年制定了新一代USB 3.0标准。USB 3.0的理论速度为5.0Gb/s,其实只能达到理论值的5成,那也是接近于USB 2.0的10倍了。USB3.0的物理层采用8b/10b编码方式,这样算下来的理论速度也就4Gb/s,实际速度还要扣除协议开销,在4Gb/s基础上要再少点。可广泛用于PC外围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。

USB 3.1

       USB3.0推广小组于2013年7月31日宣布USB 3.1规格,传输速度提升为10Gb/s,比USB3.0的5Gb/s快上一倍,并向下兼容。如果要得到10Gb/s的传输速度仍需在主机、目标端同时具备对应的芯片才能达成,电力供应可高达100瓦。

      下面我们看一张关于USB发展历史传输速率变化图,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这个传输速率是理想值,是需要主机、目标端芯片同时合格:


与消费无关:接口大战


      传输速率不断提高,而且能够实现兼容,USB横行趋势就自然而然是既定事实,但还是有些人会拿另一通用外接设备接口——IEEE1394接口(前身是FireWire)与其相比,其实做一番比较也好,这样双方优劣很容易清楚。USB所说的自己拥有通用、大传输、多连接、热插拔等特点,其实IEEE1394也拥有,不过宣传得没有这么明显,下面我们重点看看它们的不同点:

传输速率上:USB3.0以前,IEEE1394一直是占优势的,并且稳定。USB最高的速度可达5Gbps,但那是指USB3.0,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主流的USB2.0只有480Mbps,并且速度不稳定;相比之下,IEEE1394当前的速度虽然只有800Mbps,但较为稳定,故在数码相机等高速设备中还保留了IEEE1394接口,但USB的使用情况变得主流化,因为毕竟USB在不断提升传输速率。


结构上:HUB与网桥的竞争。USB在连接时必须至少有一台电脑(当然现在可以利用OTG解决这个问题),并且必须需要HUB来实现互连,整个网络中最多可连接127台设备;IEEE1394并不需要电脑来控制所有设备,也不需要HUB,IEEE1394可以用网桥连接多个IEEE1394网络,也就是说在用IEEE1394实现了63台IEEE1394设备之后也可以用网桥将其他的IEEE1394网络连接起来,达到无限制连接。


智能化上: USB是以HUB来判断连接设备的增减;IEEE1394网络可以在其设备进行增减时自动重设网络。

普及程度上:现USB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,几乎每台PC主板都设置了USB接口,USB3.0也会进一步加大USB应用的范围;IEEE1394当前只被应用于音频、视频等多媒体方面,而且被逐步减少或保留的同时增加了USB接口。


       比较而言,IEEE1394比较不常见还是有原因的。其一就是应用少,现在支持IEEE1394的设备也不太多,只有一些数码相机与MP3等一些使用高带宽的设备使用IEEE1394,其它的设备其实也用不了那么高的带宽。再说,USB也是在不断改变提升。其次就是CPU占用高,IEEE1394总线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源,所以需要高速度的CPU。

       既然说到了接口大战,我想Apple公司推广的雷电接口(Thunderbolt)也有必要提一下。有人说雷电的出现,会使因驱动关系而停战的接口大战再次暗涌不断,因为雷电毕竟打出了铜线10Gbps和光纤100Gbps的传输速率,但是,2011年就已经发布运用的整合型传输接口的雷电并没有大火大紫,不只是因为其传输速率值的理想化,也因为其专业化的要求会使应用面并不会那么宽泛,这也是厂商观望原因之一。


       结语:有些东西,我们可能天天有接触,但不一定了解,USB就是这样一个“熟悉的陌生词”,然而我们有必要将这样的词汇减少。随取随用,无论办公还是家居,USB总能为我们忙碌的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网站介绍 广告业务 欢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法律顾问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2012消费电子实验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044号-4号

电话:13701384402 邮编:100040 邮箱:BICQ6688@QQ.COM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