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信集团发布2012年经营业绩: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10亿元,同比增长13.2%;利润52亿元,同比增长21.8%。 中怡康数据显示:2012年海信液晶电视销量占有率16.35%,连续第九年占据全国销量第一位置;海信、容声两大品牌冰箱累积零售量占有率17.1%, 排国内第二。根据交通技术网统计的数字,海信智能交通签单额高居国内榜首;海信光通信产业接入网光模块国内占有率突破50%,国际占有率近30%,稳居全球第一。 另外,海信全年国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0%,自主品牌占比超过40%,其中美国、欧洲、澳洲等高端市场贡献最大。 海信2012年围绕“智能化战略”进行一系列产业布局:先后斥巨资投资建设江门产业园、扩建平度产业园、开工新研发基地、新建南非产业园以及深圳南方管理总部。为支撑国际化目标,海信还大规模进行海外融智,抢夺智能领域国际人才。 海外引进人才队伍 据悉,2012年,海信在内部人才培养上,共遴选集团级中级管理人才100多名,高级管理人才70多名。到目前为止,集团专员层及以上员工中,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50.93%,研发中硕士及以上占比达到31.22%。 在 人才引进方面,海信建立了“海外融智”常规化机制。先后通过海外招聘、团队平移、收购公司等形式大规模储备人才、改善人才结构;两年来,先后在美国硅谷、 加拿大多伦多、日本、韩国、台湾等地举办专场招聘会,引进核心人才51人,他们成为海信在激光电视、芯片设计、人工智能、系统设计等领域的技术带头人。去 年年底,海信又面向这些高端人才实施股权激励,留人留心。 资本运作 优化产业结构 企业的“话语权”,某种程度上源于“产业链”优势。去年,海信围绕“多媒体”主业进行了产业优化升级。收购著名的华亚微电子公司电视芯片团队和资产,并与美国伟创力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Jamdeo,共同推出全球第一个智能电视软件平台“海安”系统。 海 信的光通信产业被称为“继电视之后又一个跻身世界前五的产业。”2011年,该公司完成了对日本TDK数据模块业务的收购和整合,今年又并购美国激光器芯 片公司Archcom,产业链成功延伸到上游光电芯片领域。与此同时,也形成了更加开放包容的研发文化和国际化人才团队。 全球战略布局 除了强化技术和人才积累。2012年,海信还围绕研发、管理、生产进行了多项战略布局。 研发方面,地处青岛崂山区,占地420亩的海信新研发基地已破土动工,建成后可容纳近万人,以此为中心形成全球七大研发布局。 在广东江门海信规划了占地2000亩的产业园一期工程已经投产,与空调产业园融为一体的年产450万台冰箱的青岛平度产业园,形成布局合理、规模生产、资源共享的国内制造布局。此外,海信南非新基地已部分投产,北非等基地也在规划中。 2012年,海信选址深圳建设南方总部,建成后,将统筹长江以南所有业务,均衡国内布局。 海外销售快速增长 自有品牌占比进一步提升 海信的大头在海外。在行业出口形势不良的情况下,通过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拉动,海信出口实现逆势上扬。2012年,海信出口收入同比增长了20%,自主品牌占比超过40%。此外,海信的主导产品增幅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 在 美国,海信电视实现品牌销售同比增长144%,在第三季度LED畅销机型报告中冲入前三;在南非,海信电视和冰箱市场占有率双双进入前四,大尺寸高端电视 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第一;在澳洲,海信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已稳居前五。 可以预言,2013年,彩电格局将发生惊人变化。一是电视向IPAD延伸,给行业带来全新挑战;二是显示技术更加重要,企业要耐下心来积累;三是应用正在 崛起,电视产业将从拼硬件过渡到硬软双拼时代。 尽管201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不明朗,但机会向来垂青于有准备的人。海信会把“效率”作为关键词,通过管理效率、人均效率、研发制造效率的改善提升,带动企业整体经营质量的提升。新的一年,新的格局,期待中国企业能有新突破和新发展。 产品技术领跑 2012 年,海信做到了五个第一:第一个推出智能电视自主操作系统“海安”;第一个发布可与OLED电视比肩的超高清画质U-LED电视;第一个推出全球最大的 110寸UHD电视;第一个上市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冰箱产品;第一个推出行业超薄的11.3cm空调。在智能机顶盒、电力猫等“小”产品上,海信也进行了大创新。 其中,U-LED通过多项颠覆性创新,令LED电视达到更高对比度、更高色域、更高清和更快响应速度,被称为目前世界上最清晰的电视。 在智能空调、4G技术、激光电视、更简洁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等方面,今年,海信还将有系列新品问世。 |
网站介绍 广告业务 欢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法律顾问 网站地图
CopyRight 2012消费电子实验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044号-4号
电话:13701384402 邮编:100040 邮箱:BICQ6688@QQ.COM